黄山市,古称为新安、歙州、徽州,安徽省下辖地级市,地处中国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,皖浙赣三省交界处,杭州都市圈成员城市,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核心城市,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。
黄山市
黄山市是徽文化发祥地和承载地,享有“徽商故里”和“东南邹鲁”美誉,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内核,集成中国传统文化诸多精华,是与藏学、敦煌学齐名的三大地方显学之一。作为古徽州的所在地,历代名人辈出,历史文化十分发达,新安理学、徽州朴学、新安医学、徽商、徽剧、徽派建筑、徽派版画、徽派篆刻、新安画派、徽派盆景等经济文化流派构成的徽州文化博大精深,源远流长。徽剧是京剧的前身,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。
【资料图】
徽州古城
黄山市总面积9807平方千米,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133.06万人。2022年经济GDP总量1002.3亿元,黄山市因境内著名旅游景点黄山而得名。1983年12月,成立黄山市(县级),1988年4月,地级黄山市正式成立。但其从人口、经济、城市规模来看,就是一个普通县级区划的规模,与地级行政区设立条件不相匹配,因此为规范管理,降低行政成本支出,有必要从国家大局方面考虑,参照甘肃省嘉峪关市、广东省东莞市和中山市、海南省儋州市和三沙市,撤销市管区县,设立“直筒子”地级黄山市。主要原因:
第一,黄山市面积9807平方千米,安徽省地级市面积排名第八位,下辖3区4县,屯溪区、黄山区、徽州区、歙县、休宁县、黟县、祁门县,4个街道,59个乡镇,42个乡,63个城市社区,689个村。市人民政府驻黄山市屯溪区天都大道1号。面积相当于黑龙江省县级市五大连池市(9800平方千米),管理7个区县,行政区划不合理,管理层级多,行政人员过多,官民比例过高,非常有必要撤销市管县区,由市直管乡镇街道。
黄山市行政区划
第二,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,黄山市常住人口为133.06万人,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减少28415人,是安徽省常住人口第二少的地级市,仅略多于铜陵市。7个区县中,有1个区县常住人口超过30万人,2个区县常住人口介于20—30万人,2个区县常住人口介于10—20万人,2个区县常住人口低于10万人,全部为人口小县,人口最少的黟县仅7.62万人。人口少,行政区划改不合理,行政区划改革大势所趋。
黄山市各区县七普人口
第三,黄山市因山而得名、以旅游立市,旅游资源闻名世界,以文旅项目为载体,推动建立文旅新业态新模式,不断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;大力发展“旅游+会展”“旅游+康养”“旅游+数字创意”等,同时黄山市的茶业也是本地的特色产业、支柱产业,还有构建黄山特色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生命健康产业。2022年经济GDP总量1002.3亿元,安徽省地级行政区排名第1 6位,倒数第一,占安徽省GDP总量的2.22%。经济体量小,区划调整影响小、阻力小。
2022年黄山市各区县经济GDP
第四,黄山市交通发达,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,人们生活水平提高,出行、交流方式的改变,距离已经不是行政区划改革的阻力。
黄山市交通呈现公路成网纵横交错、高铁飞驰南北便捷、机翔蓝天四通八达、货邮畅通进村到户的特点,其中,公路方面已基本形成以“十字型”高速公路网为主轴,“叶网”状普通国省道为支撑,县乡道为补充的“内畅外联”的公路网布局,高铁方面跻身全国“50+4”铁路枢纽城市、成为长三角第五大高铁枢纽,航空方面黄山屯溪国际机场是安徽省第二大4D级口岸民用机场和第二个国际机场。
黄山市交通图
第五,黄山市撤销市管县区,合村并乡镇街道,实行市直管乡镇街道,这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,打破地区中心城市发展的障碍,使其发展不受限制,能够巨大化,消弭地域间交流障碍,可以使资源配备更加合理,经济手段无障碍实施,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区域。
黄山市政府大楼
总的来说,黄山市本身就是由县级市升级而来,相对于安徽省其它地级行政区,面积小,人口少,经济总量小,为了经济发展振兴有充足理由撤销市管县区,撤销原所属市辖区、县建制,同时以人口、地理位置为基础,优化调整乡镇街道行政区划,设立不设区地级“直筒子” 黄山市或徽州市 。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后,可减少7个市辖区、县行政人员编制,横向调整补充,自然减员,有利黄山市减少管理层级,节约行政成本支出,提高行政效率以及未来经济发展,也有利于安徽省整体经济发展规划。同时,也为国家未来实现“省直管县”扁平化管理做准备,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实现中国梦!
小编寄语: 朋友们,本文属于作者个人观点,实际国家区划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,涉及方方面面,需要合理规划调研,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,然后形成一个科学合理方案,争取利益最大化。同时也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。希望本文能够为国家区划改革提供参考建议,本文分析不当之处,也请各位读者谅解!欢迎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