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观点:65岁阿姨离婚后骑行世界:8年骑行12国家,活出了自我

热点资讯   2023-03-08 15:57:55

65岁阿姨离婚后骑行世界:8年骑行12国家,活出了自我

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,65岁的李冬菊一人一车走遍了十几个国家,羡煞无数年轻人。

李阿姨今年65岁,河南郑州人,她曾经是一个仓库管理员,经历了内退,离婚使她的精神世界坍塌,一度患上了抑郁症,还住进了精神病医院。


(资料图片)

一个偶然的机会,她买了一辆山地车,开始了骑行。她先后骑行了12个国家,横跨三个大洲。65岁阿姨离婚后骑行世界!

她靠着一个月3000块钱的退休金,开启了晚年的旅行生活。为了省钱,她住过墓地,和其他国家的老太太一起抢打折商品。旅行过程中,她见过了更广阔的世界,见过了无数的美景,也见过很多有趣的人和事,这些成为她一生中的宝贵的经历。这些经历也治愈了她的抑郁症,使她放下了对前夫的恨。

她说她很喜欢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,自己仿佛换了一个人。

有证据表明,烦恼,抑郁,心情不好时,旅行确实可疗愈心灵的创伤,使人心情舒畅。

同样,58岁的苏敏阿姨,因为忍受不了老公,生活中一切费用AA,自己还要干所有的家务,照顾孩子。丈夫从来不帮忙,有时候还会家暴。她在家里完全没有自我,连看电视的自由都没有。

终于忍无可忍,她逃离了家庭,她贷款买了一辆房车,开始去全国各地旅游。

逃离家庭的她直播、去不同的地方,见不同的人,游泳、冲浪,写书,拍广告,简直活得不要太潇洒。

一直以来,女人一直受困于家庭,围着丈夫和孩子转,完全没有了自我。苏敏阿姨敢于逃脱家庭的束缚,做别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事情,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,活成了别人羡慕的样子。

卡耐基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给女人:“这个世上,能百毒不侵的女人,都曾伤痕累累;能笑看风云的女人都曾千疮百孔。每个自强不息的女人,都曾无处可依,每个看淡情爱的女人,都曾至死不渝。我们历尽千帆终于明白,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,就是好好爱自己。”65岁阿姨离婚后骑行世界!

每个女人都曾向往过美好的生活,每个女人都曾向往美好的爱情,在经历过生活的毒打后,才明白一个道理:女人,一定要好好爱自己。

好好爱自己,别人才能真正的爱你,好好爱自己,你才能更好地爱别人。

妇女节将至,59岁的苏敏阿姨第一次穿上了婚纱,同100对新人在杭州相聚。她说,“女性要诚实地面对自己,过好自己的生活,无论什么时候都有无限可能。”

女人不一定要围着家庭孩子转,每个女人都可以有自己精彩的人生。女性不需要被定义,每一个女性都是独一无二的,都有做自己的权利。

就像最近的一次采访中,杨天真和董洁所说的,“女生们缺的只是向前的勇气,因为主动出击是制胜法门。人人都不是被定义的,要打破那些被定义的定义,勇敢的做回自己,每天都努力积极向上。”

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觉醒,她们敢于冲破世俗的枷锁,勇敢地做自己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不被别人定义,自尊、自信、自强,散发出女人独有的魅力。65岁阿姨离婚后骑行世界!

离婚后,她曾尝试做公益

玩游戏等各种方式让自己摆脱

然而都失败了

她像祥林嫂一样四处诉说

小区没一个人理她

2013年,她买了第一辆山地车

踏上骑行之旅,随后的8年

她独自骑行泰国、法国

新西兰等12个国家,横跨三大洲

她靠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

一路穷游,住宿靠搭帐篷

甚至还住过墓地,几乎不住酒店

吃饭不去餐馆

跟老太太一起去超市买打折食品

交流靠手机翻译

几年下来,她甚至忘了

自己是抑郁病人

她放下了对前夫的恨

重新去照顾他

一路上,他收获许多感悟

旅途中,她和人拼过帐篷,被跟踪、偷窃,也遇到黑店,求助于大使馆。如今,她做起了直播,想记录生活,也希望更多人关注到贫困地区的孩子。

以下是记者与李冬菊的对话

记者:第一次骑行是什么时候?

李冬菊:我第一次骑行是在2014年11月8日,从骑行东南亚四国开始。

在2013年,我曾经计划骑行去西藏。家里人担心安全问题,我和孩子们谈了很久才得到了他们的同意。找好了伴,装备也买好了,去银行取钱,才发现存折上只有170元钱,无奈只好作罢。于是我便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,终于攒了一万多块钱。

骑行中的李冬菊。图/受访者提供

记者:为什么想去骑行?

李冬菊:过去的我胆小怕事,没有主见,依赖性比较强,从小到大没有独自出过郑州。高中毕业之后被下放到农场,后来到了纺织机械厂。纺织厂三班倒,我带着孩子吃不消,所以申请调到汽车制造厂做一些相对轻松的工作,比如仓管之类。退休之后我参加了郑州团市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,因为比较年龄大,就被安排到火车站检查行李。还义务给人做心理辅导,比如失恋、离婚的人。

我很想独自出去看世界,虽然坐车更快,但骑行在路上,你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事。一个人骑行随心所欲,累了就休息。

记者:骑行去过哪些地方?

李冬菊:我第一骑行去了东南亚,后来去过西藏、新疆、青海湖、三亚、广东、广西;从武汉骑行到郑州、苏州、杭州、上海、云南西双版纳、芒市、腾冲、瑞丽、丽江、昆明等。

我从郑州骑到北极村,经过了东北三省。后来一个人又重新骑了东南亚四国,光泰国用了四十四天,还去了欧洲六国和大洋洲,其中大洋洲花了4个多月。

记者:印象最深的骑行是哪一次?

李冬菊:印象深刻的经历有很多。第一次骑行东南亚,我不会英语,只带了一个老年机。本来在网上约了伴,但中途走散了,只好重新约。后来认识了一个沙发客,网名叫“旅行者”。我坐车去找他,本应晚上8点到,结果晚点到凌晨1点多,他一直在车站等了几个小时。考虑到安全,他给我租了个车,自己骑着摩托车在前面带路。到家后,他让我住他的房间,自己去别的地方住。

那段时间,他家的虾场赶上收获季节,比较忙。一有空闲他就骑摩托车带我出去散心兜风看风景,让我了解越南的风土人情,吃当地特色小吃。还带我买了手机和网卡,让我能和家人联系上。

遇到好心人也遇过小偷,宠物狗就像家人

记者:在骑行中遇过哪些困难?

李冬菊:首先是语言障碍,我不会其他外语,只能使用手机翻译软件。但有些地方比较落后,有一次去老挝,当地人没接触过这种操作,以为我让他接电话,拿过手机就对着手机喂,弄得我哭笑不得。

有一次在澳大利亚,包被偷走了,里面有我骑行的所有装备以及现金。我不会英语,比划着请一个女孩帮我报了警。给儿子打电话,他也不会英语。无奈之下我只好找了一个翻译,并指认了怀疑的人。警察最后也确认了是那几个人拿的,并承诺第二天找到。65岁阿姨离婚后骑行世界!

于是我跟说有几万人关注我,钱可以拿走,但证件必须还给我,东西找不到丢澳大利亚政府的脸。第二天早上天刚亮,有人过来把包还给我了。打开包一看,所有的东西都在,钱也还在,只是位置变了。

打零工的李冬菊。图/受访者提供

记者:带着狗狗骑行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吗?

李冬菊:我的狗狗是儿子儿媳送给我的,叫“犀利”。我在国内骑行的时候会带上它。犀利陪伴了我十年,就像我的亲人一样。

2015年5月,我带着犀利骑行西藏。有一次早上吃饭时它一直跟着我,搬车时还在身边,准备出发却不见它。到处找都找不到,最后在住的床底下发现了。我一拉它就对我吼,只好爬到床底下把它拉出来。当我抱它时才发现腿上没有一点肉,长时间没有运动肌肉萎缩了,坐时间长了肯定痛。想到这些,我打算搭车,不再骑行了。后来,见到一辆皮卡车,一招手司机就停了,还帮我搬车,就这样我搭车到了拉萨。

从西藏骑行返程到成都玩,住了两天后准备离开,便买了汽车票。我忘记狗不能坐汽车,售票员让我退票或者把狗扔掉。当时我刚高反,没有精力再骑车,但我也不能扔掉狗狗。我感到特别无助,便坐在一旁哭。最后司机心软了,给我找了个箱子让把狗放进去,再放到放行李的地方。

记者:骑行中危险吗?

李冬菊:一路上遇到过很多危险,但更多的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。

有一次骑到一个陡坡,我就半推半骑,没想到下起了毛毛雨,全身衣服都湿透了。到了加油站买了泡面和烤肠,吃完还是觉得冷,也没地换衣服。打开地图一查,前面是沿海公路,必须要搭车。当时我冻得哆嗦,有个人过来主动问我去哪里,并表示可以送我。

2019年骑行到澳大利亚时,正遇到澳大利亚山火。有一天骑到人烟稀少的地方,精疲力竭,口干舌燥,又找不到人搭车。正准备就地搭帐篷的时候,来了一辆吉普车。车上的人主动问我去哪,要把我送过去。得知我没有水喝,又拿了很多水果给我吃。明明是她在帮助我,却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。把我送到她放心的地方,她才离去,甚至没有加微信。后来才知道她是在不远处看到我,特意过来送我的。

旅行改变了生活观念,用直播关注留守儿童

记者:骑行给你带来最大的改变是什么?

李冬菊:我身边有很多人,没房的时候想买房,买了小房后想着大房,一直追求物质,但这是没有止境的。我现在把物质上欲望降得很低,希望能做让自己真正开心的事情,即使苦点累点都无所谓。

旅途中的李冬菊。图/受访者提供

记者:什么时候开始关注贫困人群?

李冬菊:我曾经骑行去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,那里被誉为“世界长寿之乡”。怀着好奇的心情,我去了当地的长寿村。当地经济比较落后,只有百岁以上的老人才有补贴。当地用水很不方便,平时吃雨水。还好国家给每户人家都修建了蓄水池,遇到干旱少雨季节,政府还会派专人送水。

巴马一位宣传系统干部得知我拍了很多照片,便向我要了几张用于扶贫宣传工作,我希望自己能更多地帮助到他们。后来听说直播可以赚钱,所以就萌生了自己直播赚钱来帮助贫困山区的想法。现在就想多直播,让更多人看到我,让大家都关注到贫困山区。

65岁阿姨离婚后骑行世界!

最新资讯